東國華教授談中美貿易摩擦特朗普必定以損己收場
面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再度發難,4月6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京表示,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億美元征稅產品清單,中方將毫不猶豫、立刻進行大力度反擊。“我們不排除任何選項”。高峰說。多家歐媒紛紛刊文強調,中國的行為表明,如果美國繼續對華采取懲罰措施,中國還會進行其他反擊,且力度不會低于美國。相較之下,中國能夠給美國帶來更多的損失,中國顯然更好地掌控著這場較量。
引發中美貿易領域沖突的原因見仁見智,從國家戰略博弈層面到產業競爭層面不一而足,在我們看來除了這些原因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跨國美元儲蓄的爭奪,貿易領域的對抗只是手段而已。中國此前經受住了美國“財政&貨幣”雙緊縮的沖擊,人民幣匯款沒有失控,外匯儲備也沒有像很多新興市場國家大舉外流,美國此前通過財政&貿易赤字輸出的美元,無法通過貨幣緊縮政策收回,這就導致美國日漸喪失了海外美元供給的分配權,而讓中國掌握這一分配權的基礎就是“大進大出”的經濟結構,背后是規模龐大且不斷產業升級的貿易部門。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考慮再對中國1000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征關稅。對此,東國華認為,中美貿易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好處,中國有這么多的產品供給美國市場,才使得美國多年來沒有出現比較大的通貨膨脹,但特朗普政府沒有意識到這點。
中美貿易逆差既是市場作用的結果,也是美國政府限制出口的結果。全球化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國家的基本共識和一致行動。過去數十年以來,跨國公司的全球化水平已經非常高,無論是順差還是逆差,都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跨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結果。換言之,這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結果。與此同時,美國不僅沒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相反,采取了一系列限制高技術對華出口的措施。美國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如果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放寬,其貿易逆差可減少35%左右。
很明顯12,特朗普打算利用一些“談判籌碼”來獲得更好的收益,但他很快將意識到兩國領導者必須采取更成熟有效的方式來進行溝通,而不是利用推特來互相指責。如同其前任者們一樣,特朗普的團隊也需要時間去認識到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零和博弈,若不加以控制,將損害兩國以及全世界的和平與繁榮,所以在全球生產鏈已經主導了全球貿易的這樣一個時代,中國和美國能做到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對美國其實是慶幸的一件事。美國的精英知識分子很明白,公眾抱怨的那些問題,比如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等,是美國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美國政府需要認真檢討,而不是歸咎于外部所謂的貿易不平衡。
相關閱讀
-
東國華教授談中美貿易摩擦特朗普必定以...
面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再度發難,4月6日,中國商務部新... -
濟南廣發科技有限公司,助力實現致富人生
濟南廣發科技有限公司注重員工全方位的培養,經常組織各種室內、戶... -
李書福直指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亂象”...
眼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如同一場豪賭,無論是已經入局的先行者,還是... -
經銷商上市公司凈利潤平均暴增超70%金融...
傳統汽車經銷商將被電商顛覆,甚至是消滅?看來這個預判在相當長的一... -
補貼退坡車企自掏腰包補差額 新能源汽...
4月2日,工信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三部委,以及中機中心同時發... -
信達證券福利帖:指數猜猜猜,錯過2017...
2018年1月信達證券開啟了新年福利首輪秀。在低迷的股市面前,信達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