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公司 >

              條碼支付新規滿月 央行官員批個別機構執行不力

              2018-04-28 17:18:07    來源: 北京青年報

              “查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嚴肅整肅‘二清’和違規轉接”、“罰單頻出”……近年來,監管部門對支付行業監管力度空前。

              4月26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潘松在《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下稱《報告》)發布會上強調,2018年強監管主旋律不變,支付業務要回歸本源。

              根據《報告》顯示,已注銷支付牌照達28張;且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清理處置141家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注意到,距離《關于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等條碼支付新規正式執行,已經近一個月的時間。

              “現在差不多一個月,從執行效果來看,實際上并不是很到位。”央行支付司副司長樊爽文在會上坦言,個別支付機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他還進一步透露,已經約談相關經營支付業務的機構,并且要求限期改正,下一步也會視情況做出進一步的監管措施。

              第三方支付牌照減至243張

              嚴監管之下,支付行業“退出者”越來越多。4月26日,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上述《報告》顯示,從首次發放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牌照算起,中國人民銀行共計發放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牌照271張,注銷28張。

              “2018年,相信強監管主旋律在我們行業依然是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支付業務要回歸本源。”潘松坦言,且隨著支付機構競爭激烈,以及外資支付機構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所以整個市場格局就將會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另外,新成立的網聯在市場細分方面也一定能夠開出“更絢麗的花朵”。

              國海證券(4.010,0.05,1.26%)分析師寶幼琛早前也指出,在當前的環境下,多數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的生存及競爭壓力仍在不斷增加,隨著央行對支付機構結構優化的逐步引導和整改規范,落后的中小機構將隨著牌照續展等一系列的強監管措施被市場淘汰,他們的市場份額將被有實力、可持續發展的機構取代。

              據悉,日前,央行支付結算司又下發了《2018年重點抽查工作指導意見》,重點抽查內容涉及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支付機構備付金管理、代收業務管理不嚴等。

              業內人士坦言,對于支付行業來說,2018年將成為監管重點“檢查年”。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注意到,一直以來,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是監管部門整治的重點之一。

              所謂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是指未取得相關資質的機構,從事銀行卡收單核心業務、網絡支付業務、多用途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

              早在2016年央行開展了無證從事支付業務的專項整治工作。接著2017年11月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決切斷無證機構的支付業務渠道,全面檢查持證機構為無證機構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違規行為。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機構存在截留、挪用商戶資金的風險,危害客戶資金安全,同時還可引發局部風險事件。中國人民銀行赤峰市中心支行王勁波就曾指出,非銀行支付機構和外包服務機構內控制度缺失,從業人員守法合規意識淡漠,甚至無視監管規定,導致法規制度難以執行到位;非銀行支付機構和外包服務機構資質良莠不齊,從業人員經驗不足,不具備專業化服務和管理能力等多因素導致支付從業機構違規甚至無證經營。

              根據上述《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摸排認定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共計243家,對其中的141家已完成清理處置。

              支付機構繳存備付金規模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018年,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繳存比例上調也備受關注。

              所謂客戶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托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其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

              “客戶備付金規模巨大,增長速度較快,分散存管會帶來一系列風險隱患。”上述《報告》分析指出,包括一部分非銀行支付機構挪用客戶備付金的風險;非銀行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特許清算機構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非銀行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等等。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到2017年初,全國累計有13家非銀行支付機構因違反客戶備付金相關管理規定被處罰,最高罰款金額近3000萬元。

              而為了保障客戶備付金安全,去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將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同年12月,又發文指出,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繳存比例將由現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當時,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負責人表示,“2018年1月仍執行現行集中繳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將集中繳存比例調整到50%左右。”

              “查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嚴肅整肅‘二清’和違規轉接”、“罰單頻出”……近年來,監管部門對支付行業監管力度空前。

              4月26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潘松在《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下稱《報告》)發布會上強調,2018年強監管主旋律不變,支付業務要回歸本源。

              根據《報告》顯示,已注銷支付牌照達28張;且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清理處置141家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注意到,距離《關于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等條碼支付新規正式執行,已經近一個月的時間。

              “現在差不多一個月,從執行效果來看,實際上并不是很到位。”央行支付司副司長樊爽文在會上坦言,個別支付機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他還進一步透露,已經約談相關經營支付業務的機構,并且要求限期改正,下一步也會視情況做出進一步的監管措施。

              第三方支付牌照減至243張

              嚴監管之下,支付行業“退出者”越來越多。4月26日,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上述《報告》顯示,從首次發放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牌照算起,中國人民銀行共計發放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牌照271張,注銷28張。

              “2018年,相信強監管主旋律在我們行業依然是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支付業務要回歸本源。”潘松坦言,且隨著支付機構競爭激烈,以及外資支付機構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所以整個市場格局就將會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另外,新成立的網聯在市場細分方面也一定能夠開出“更絢麗的花朵”。

              國海證券(4.010,0.05,1.26%)分析師寶幼琛早前也指出,在當前的環境下,多數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的生存及競爭壓力仍在不斷增加,隨著央行對支付機構結構優化的逐步引導和整改規范,落后的中小機構將隨著牌照續展等一系列的強監管措施被市場淘汰,他們的市場份額將被有實力、可持續發展的機構取代。

              據悉,日前,央行支付結算司又下發了《2018年重點抽查工作指導意見》,重點抽查內容涉及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支付機構備付金管理、代收業務管理不嚴等。

              業內人士坦言,對于支付行業來說,2018年將成為監管重點“檢查年”。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注意到,一直以來,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是監管部門整治的重點之一。

              所謂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是指未取得相關資質的機構,從事銀行卡收單核心業務、網絡支付業務、多用途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

              早在2016年央行開展了無證從事支付業務的專項整治工作。接著2017年11月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決切斷無證機構的支付業務渠道,全面檢查持證機構為無證機構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違規行為。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機構存在截留、挪用商戶資金的風險,危害客戶資金安全,同時還可引發局部風險事件。中國人民銀行赤峰市中心支行王勁波就曾指出,非銀行支付機構和外包服務機構內控制度缺失,從業人員守法合規意識淡漠,甚至無視監管規定,導致法規制度難以執行到位;非銀行支付機構和外包服務機構資質良莠不齊,從業人員經驗不足,不具備專業化服務和管理能力等多因素導致支付從業機構違規甚至無證經營。

              根據上述《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摸排認定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共計243家,對其中的141家已完成清理處置。

              支付機構繳存備付金規模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018年,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繳存比例上調也備受關注。

              所謂客戶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托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其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

              “客戶備付金規模巨大,增長速度較快,分散存管會帶來一系列風險隱患。”上述《報告》分析指出,包括一部分非銀行支付機構挪用客戶備付金的風險;非銀行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特許清算機構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非銀行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等等。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到2017年初,全國累計有13家非銀行支付機構因違反客戶備付金相關管理規定被處罰,最高罰款金額近3000萬元。

              而為了保障客戶備付金安全,去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將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同年12月,又發文指出,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繳存比例將由現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當時,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負責人表示,“2018年1月仍執行現行集中繳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將集中繳存比例調整到50%左右。”

              相關閱讀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91嫩草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