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Network用區塊鏈解決內容創作,UUU獎勵優質內容創造者
區塊鏈話題最近真是太火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3D打印、無人駕駛,感覺都Out了,忽如一夜春風來,人人都談區塊鏈。
春節期間,“三點鐘區塊鏈討論群”的話題更是鬧得沸沸揚揚,上演了“古典互聯網”朱嘯虎和“區塊鏈投資新貴”陳偉星的PK。雙方的爭論圍繞ICO是否是騙局,區塊鏈是否有未來展開。
不僅僅是創投圈,整個社會好像都陷入了焦慮和迷失——區塊鏈真是未來的風口嗎,如果區塊鏈真能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那何時才能存在大規模應用,這類應用又會發生在哪些領域呢?
昨日(3月2日)兩會上,政協委員、360董事長周鴻祎談到區塊鏈時表示,“現在區塊鏈這么熱,但還沒看到什么非用不可的場景,唯一就是比特幣”。
區塊鏈目前是否存在比特幣之外的大規模應用呢,其實是有的!
讓我們來看看區塊鏈在內容創作(UUG)領域的應用,分析四個項目——Steem、U Network、幣乎和YOYOW。
互聯網的出現,降低了信息獲取的成本,信息的創造更為方便,傳播也更快更廣。當下的互聯網巨頭都掌握和傳播著海量的信息,信息源頭何在?
大部分都是用戶創造和自發傳播的,我們為平臺生產內容,讓微博、Twitter、Facebook、知乎、快手、今日頭條、百度貼吧等等等等的公司賺得盆滿缽盈,成就了一個個互聯網富豪,但是我們的利益何在?
我們生產內容的被平臺貼上廣告去賣錢,但我們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利益。我們的內容被平臺審核、毫無理由的刪帖,我們也無能為力。各大互聯網公司搭了一個個戲臺,我們免費唱戲,觀眾的錢都去了戲班老板的錢包。
這幾個UUG領域的區塊鏈項目,都試圖以Crypto Token模式,構建一套經濟激勵系統,激勵用戶創作、發現優質內容,獲取公平公正的收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你為社區/生態貢獻得越多,你獲得的就越多。
橫空出世的Steem
將區塊鏈應用于UUG領域的第一個項目就是Steem,其創始人和比特股、EOS的創始人同為一人——Daniel Larimer。
Daniel Larimer信仰自由市場,支持其奮斗的動力來自于,他想尋找自由市場的解決方案,保障人們安全的生命、自由和財產。
Steem被創造的思想根源就是,每個帶來價值的人都應該獲取收益,而不是被外界暴力剝奪——政府、互聯網公司,或是你的老板。
Steem開創了利用Crypto Token,激勵用戶生產內容之先河,總結起來有三個要點:
1. 考慮到認知和財務成本,閱讀內容的用戶不直接付費給創作內容的用戶
2. 發現優質內容(或點贊,或陳列——Steem白皮書中稱之為“Curation”)的用戶獲取獎勵
3. 自然而然的,被發現的優質內容創作者獲得獎勵。
一言以概之,通過激勵用戶去發現優質內容,從而解決發現優質內容的問題,進而獎勵優質內容創造者。
Steem從2016年1月,到現在已經兩年了,目前的主要陣地Steemit日均PV在200萬左右,可以說是擁有大規模用戶的區塊鏈項目了。除了Steemit之外,還涌現出了幾個使用Steem的平臺:
busy.org(類似于知乎專欄),Dtube(視頻網站,類似于優酷土豆),Utopian.io(激勵開源項目貢獻者的平臺)。
筆者認為,Steem存在兩個比較大的問題:
1. 大道至簡。Steem系統的概念和機制,設計得比較繁瑣復雜。用戶不可能去讀了白皮書或者長長的FAQ再來使用系統吧,極客的產物往往設計精巧,但是極大地增加了用戶的認知成本。
2. 擁有大量Steem Power的人擁有了過大的權利和影響力,以大戶品味為導向的社區,不夠去中心化,也不夠公正。
新興的挑戰者 U Network
最近興起的U Network帶來了他們解決方案,針對Steem飽受詬病的問題,U Network做出了自己的創新和改良。
沒有像Steem那樣屯了大量Steem power(類似于公司期權)這樣的大戶,每個人的點贊/投票效用一樣,人人平等。
據說,真理都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如果人人平等,會不會導致“多數人的暴政”,導致大家胡亂點贊,頂上去的內容價值不高呢。
U Network的解決方案是讓投票付出成本,這樣能確保用戶投出一票/點一個贊時是經過理性思考的。
社區激勵的基礎單元被稱為“Sugar”,類似于Steem中的Steem Power,寓意大家像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那樣發現有價值的內容;共識機制也依賴于Sugar,按照Sugar比例多少,用戶可以投票選舉驗證節點。
白皮書內介紹U Network的第一個應用,是一個內容驅動的區塊鏈價值社區,類似于幣圈的雪球。
社區運營與內容推廣,這正是U Network團隊所擅長的,匹配的基因做對應的事,事情一般都會進展得比較順利。
技術方面,Steem使用石墨烯技術作為底層,U Network卻是準備自行研發一套高性能的底層公鏈,據稱能達到3000筆/s的處理能力,我們期待未來能目睹這套技術方案的更多細節。
為了更好的“去中心化”,U Network將支持類似 IPFS(星際文件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是一個旨在創建持久且分布式存儲和共享文件的網絡傳輸協議)和 Genaro Network 等去中心化文件存儲協議和應用,Genaro Network的創始人目前是其顧問。
剛出爐的項目,Github上已經擁有了600多次提交,20個代碼貢獻者,看來開發實力不容小覷。
從官方介紹中可以看到,團隊有好幾位經驗豐富的區塊鏈技術大拿,合作伙伴和投資者也不乏如丹華資本等機構,顧問眾多。可以看出來,團隊的行業人脈和資源比較豐厚。
本月,U Network的token——UUU已經上線數家交易平臺。
幣乎——好文有好報
幣乎是國內早期的以太坊布道者,幣圈大佬——魯斌(咕嚕)博士創辦的。
幣乎這兩天剛剛上線,Token代號是Key。目前產品已有PC網頁、iOS/Android客戶端可以使用,定位是為代幣投資者量身打造的垂直社區。
后起之秀,目睹了Steem的發展壯大,對Steem的弊端也諳熟于心。
Steemit 幣的集中度是非常高的,因為早期挖礦的時候人很少,導致了幾十個人占有了90%以上的幣。如果一篇文章能獲得其中一個大戶的點贊,文章的排名就蹭地上去了。
幣乎學到的經驗就是,盡量讓代幣均勻地去分發,即使在私下賣給朋友的情況下也會限制額度。幣乎白皮書里提到團隊每個人不會有超過5000萬的幣,即不大于總量的萬分之五。
慢工出細活,幣乎從造勢到這兩天的Beta版本發布,已有一段時間,期間不斷去拉KOL,積累了幣圈大量的自媒體。團隊很踏實,在春節期間也在不斷迭代內測版本,對用戶的準入機制也很高,注冊需要上次身份證進行驗證。
和 U Network 使用“Sugar”進行社區激勵不同,幣乎讓用戶使用“能量”進行點贊,每天的能量是固定的,用完之后次日充滿,用這種方法解決用戶頻繁點贊的問題。
幣乎和Steem只有點贊不同,也支持“踩”——向下投票,但目前“踩”不會獲取收益。
除了幣乎社區,幣乎同時也是基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身份認證服務幣乎ID的第一個應用。
幣乎ID,李笑來老師的Press.one項目也在做,提供的方案類似,是一種數字身份驗證方案。
YOYOW——追求分布式自治
YOYOW項目,來自于國內早起的比特股(BTS)布道者團隊,白菜和巨蟹在BTS圈內都是知名人物。
YOYOW也是對Steem的方案做進和優化,底層使用了和Steem類似的石墨烯技術。
基于團隊基因,受了比特股的影響,YOYOW強調社區分布式自治,在系統維護方面,YOYOW 將沿用比特股所采用的 DPOS 授權權益證明共識機制。
股東是原生代幣(YOYO)持有人,股東的YOYO余額可以投票,選出理事會成員,形成社區自治的基礎。目的是讓YOYOW系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分布式自治公司(DAC)。
YOYOW的系統參數,包括內容評級因子,區塊生成規則等,都不是固定的,理事會成員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系統的可變參數。
可以看出,YOYOW比較重視“人治”,可能,世界上的任何系統和規制都不是完美的,及時的人工干預很有必要吧。
YOYOW目前已經布局“幣問”,一個類似于知乎的社區,可能在不久,幣問應該是YOYOW的第一個應用。
YOYOW團隊比較重視第三方應用的接入,目前已有規劃開發第三方插件和接入架構。這讓人想起多年來橫掃國內的論壇的應用Dizcus,或是博客霸主Wordpress。
可以預見,未來哪家UUG公鏈能夠提供對開發者更友好的SDK/插件,培育出廣泛的生態,孵化出更多的平臺,那哪家就更有更大的幾率勝出。
U Network 是全球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內容估值和發布平臺,運用經濟原理,在內容平臺中引進預測市場,解決“優質內容被埋沒”的問題,讓優質內容凸顯出來。
相關閱讀
-
U Network用區塊鏈解決內容創作,UUU獎...
區塊鏈話題最近真是太火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3D打印、無... -
電工解答新房裝修插座問題,曼科速裝開...
很多人會有這么一個困惑,新房裝修時為了更加舒適一般都會進行水電... -
車輛融資租賃市場火熱 凡普快車差異化...
2017年6月,凡普快車正式上線。如今,凡普快車車輛融資租賃平臺運營... -
凸顯中國品牌力量 郎酒穩步向前
打造百年品牌、讓企業保持基業長青,是所有品牌和企業的發展希望。... -
SAS榮獲“Global Traveler”頒發大獎后...
飛行的旅程中,舒適的飛行體驗與優惠的機票價格無疑是旅客們的關注... -
報消吧要顛覆傳統報銷模式 如何應對更...
費用報銷一直是企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往往涉及多方面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