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商業 >

              順德探索可持續公益路徑,通過商業運營解決社會問題

              2023-08-01 09:34:50    來源:順德新聞網

              公益和商業,看似背道而馳,但在漫長人類文明歷史進程中,它們之間似乎也找到了融合點:在公益慈善事業中注入商業元素,在效益至上的商業中添加社會溫度,兩者牽手,共同解決社會問題。

              中國公益慈善行業領軍人徐永光的著作《公益向右 商業向左》就對這個問題作出了闡述:公益要講效率,向右走,商業要講社會責任,向左走。純粹的公益,道德站位高,但不和商業沾邊,就不可持續。


              【資料圖】

              順德作為改革先鋒,無論是經濟還是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在國內均取得較為矚目的成就。如何讓公益和商業向中間靠近,相互碰撞融合,迸發出新火花,解決更多社會問題,是順德公益慈善界一直思考探索的問題。就近十年來說,無論是社會企業的培育還是順德區社會治理“眾創共善”計劃可持續公益(社區創新創業)板塊項目的扶持,均是這種探索的體現。

              記者從順德區社會創新中心了解到,近三年來,他們與順德區創新創業公益基金會合作,通過資金扶持、行業支持等方式,對具有市場化潛力又能解決社會問題的項目進行扶持,這些項目不僅聚焦社會問題,研發打磨社會行業產品服務,部分項目還成功探索出市場化運營模式,或將能夠在不久的將來為順德社會發展提供推動力。

              專業人士在開展早教授課。

              通過市場化方式研發產品和服務

              解決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7月初,“賞鄉韻·共營造”2023年順德十佳鄉村研學路線的發布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該項目將與“順德鄉村研學校地結對共建計劃”“順德鄉村研學文化增能計劃”一起,整合多方資源,通過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研學系統和品牌,綜合推動村居文旅建設、鄉村振興和基層善治。

              “順德散落在各村居的優質自然與人文資源還沒有深入地整理利用及融合發展,有資源缺人才、有歷史欠傳承、有文化乏創新。”順德社會創新中心總干事李允冠說,為此他們希望整合村居資源、多方力量及跨界專業,協同打造鄉村研學路線,培育研學人才,促進資源化學反應,并逐步形成片區發展格局,發揮好鄉村綜合功能,使之成為順德鄉村振興與基層善治的重要力量。

              古村羊額歷史文化游項目屬于這批十佳鄉村研學路線之一,運營企業運用專業力量,通過踩點對村中歷史文化及自然人文景點進行梳理排列,整理成一條空間、時間布局合理,內涵豐富的研學路線。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市場化運作將路線持續運營下去,將羊額這個‘寶藏’村介紹給更多人。”該企業負責人何葉儀說,因為專業設計,加上多年累積的市場資源,這條研學路線受到了社會關注,一些村居主動購買他們的研學服務,目前他們已經組織了多期羊額歷史文化游,讓羊額深厚文化底蘊為更多人所熟知。

              與研學游不同,“青少年厭學干預服務項目”關注的是青少年心理問題,但立足點同樣是希望通過市場方式,研發相應的產品和服務,解決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2012年起,順德區一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收到了1000多個求助輔導個案,其中近400個涉及孩子情緒壓力、親子沖突、不愿上學、沉迷游戲等問題。為此,一心社工立足北滘村居和中心學校,聚焦出現不同程度青春期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及家庭,研發夏冬令營、周末心理成長營、心理咨詢等服務產品。

              在這個過程中,一心社工并沒有等待政府購買服務,而是通過視頻號、社群運營、社區引流等渠道進行服務產品推廣,搭建前端公益引流服務+后端付費型服務商業模式,而其服務和產品也具備可復制推廣的條件,探索出一條公益可持續發展路徑。

              這樣的探索卓見成效。數據顯示,目前該項目服務人數超過一萬人,接受服務的90%以上青少年增強了面對困境的能力。其項目2021年開始接受“眾創共善”計劃可持續公益(社區創新創業)板塊的扶持,僅一年時間其市場化營收已達到近20萬元。

              在青少年心靈成長冬令營上,講師在為孩子們上課。

              社企認定和扶持走在全國前列

              形成本土化社會商業集群

              無論是整個研學游項目,還是“青少年厭學干預服務項目”,都是順德探索可持續公益的典型代表。

              所謂可持續公益,網絡上目前并沒有統一的解釋。李允冠分析,廣義上來講,可持續公益跟善經濟、社會商業等概念差不多。這是慈善公益與商業從相反的兩端向中間靠攏融合,從而提高公益效率及商業人文溫度的一種探索。說白了,企業、社會組織等為解決特定社會問題,以企業家精神,采用商業運營手段,創造性地提供產品和服務,促進社會進步,都屬于這個范疇。

              其實這些概念并非新鮮事物。英國早在19世紀中期就有了世界上第一家社會企業。就國內來說,北宋時期,范仲淹在蘇州用俸祿置田產、收地租,用以贍族人、固宗族,成為中國歷史上名氣較大的一種慈善公益模式。順德在可持續公益方面探索也比較早,從清朝初年就開始活躍的青云文社既是一個地方文教機構,也是一個社會公益機構,它利用“學田”獲取經濟收益支持日常教學用度、科舉經費、祭祀經費、解決生員生活問題(如貧困)等。有資料顯示,廣州百年名校廣雅中學籌建時,青云文社捐款額度達到該校總捐建金額的22%。近十年來,順德更是不斷涌現出諸如輔助殘疾人就業的樂從樂喜兒洗車中心、為自閉癥患者提供康復和教育服務的容桂星愿自閉癥康復中心等企業或社會組織,其實也是通過商業運營方式,推動社會問題解決。

              在推進社會體制綜合改革過程中,順德在這方面的探索不斷深入。2012年,順德開始探索社會企業孵化培育。所謂社會企業,是一種通過商業運作解決社會問題或以賺取利潤回饋社會為設立宗旨和目標的企業。2014年,順德出臺全國首個社會企業認定和扶持辦法,對社企的孵化力度進一步加大。這些措施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0年,順德開展了四屆社會企業認證工作,共認證16家涵蓋殘疾人就業、養老服務、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社會企業和一批具有商業運營模式的社會項目,這也是順德本土化社會商業集群初步形成的一個標志。

              項目人員走進養老院,了解慢性病長者的膳食情況。

              資金扶持+賦能支持

              探索公益可持續發展模式

              然而,在整個慈善公益領域的探索中,有關方面發現,其實慈善公益機構有情懷有專業,但往往缺乏自有產品,也沒有市場運營的經驗與意識,對政府購買服務依賴程度較高,造成籌資能力弱、品牌效應弱等缺點。即使有些機構研發出具有社會價值和商業效益的產品,但也往往缺乏推廣資金。李允冠分析,就以一心社工來說,雖然其策劃實施的“青少年厭學干預服務項目”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但作為一家社工機構,無法獲取足夠資金,應對初創企業進行市場推廣的“燒錢”階段。

              “這讓我們思考,單純孵化社會企業是不是足夠高效?”李允冠說。而這種思考直接帶來順德慈善公益領域的一次微變革。為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企業單位等多元探索社會企業發展模式,擴大行業影響力,2020年初,區社創中心與區雙創公益基金會達成合作意向,共同出資200萬/年,在順德區社會治理“眾創共善”計劃中增設“可持續公益(社區創新創業)”板塊,通過資金扶持和賦能支持,開展探索資助具有可持續運營效益的公益創業項目,持續探索公益可持續發展路徑,推進社區社會創業。“這項舉措加強了對社企模式運作項目的孵化支持和配套支持,成為順德推動社會企業發展一個重要轉向。”

              因為帶著“可持續運營”目標,“可持續公益(社區創新創業)”板塊對每一個項目的指標均有著嚴格要求,以“青少年厭學干預服務項目”為例,資方對于項目方在關鍵行動設定、服務產品產出、轉化引流方式渠道及引流的付費客戶數量等指標均有著明確的要求。

              扶持過程中,區社創中心也十分注重對項目的資源鏈接及賦能。“長者慢性疾病的膳食調理服務定制化與數據化”項目負責人Richard表示,作為海歸,創業之初缺乏資源和人脈,連腳往哪里邁都不知道,“‘眾創共善’計劃秘書處為我們聯絡了本地的養老院、村居等能夠接觸到眾多長者的單位,讓我們有機會一展身手。”策劃了羊額歷史文化游路線的何葉儀團隊也認為,區社創中心的賦能助他們走得更遠,“他們邀請了文化學者李健明老師以及順職院酒店與旅游管理學院、順德歷史文化研究會、旅游協會等幫助我們完善路線內容和策劃,讓這條路線更具市場化可能。”

              可持續公益模式初見成效

              未來或將建設可持續公益社群

              2020年至今,“可持續公益(社區創新創業)”板塊已經扶持了3年,共扶持了25個項目,涵蓋領域包括社區/鄉村經濟、教育培訓、文化發展、養老服務、心理輔導、就業促進、科技創新等7個方向。

              這些項目主要聚焦7類社會問題探索可持續發展方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上門陪護、膳食調理服務;緩解幼兒早教、讀寫障礙、自然美學等教育缺失普惠性教育培訓服務;以創意設計、品牌打造賦能鄉村振興“非遺”策展、鄉村研學、農產品升級服務;整合社區空間、文化、商戶等資源,提供輕食、活動策劃等服務探索社區商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緩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的一對一咨詢、團體輔導、成長營等干預服務;推動殘疾人、異地務工人員等特殊人群就業崗位對接、職業技能提升服務;通過科技創新手段提升困難群眾幫扶效率的系統化服務。

              因目的更多在于關注社會問題而非實現利益最大化,世界各地的社會企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而極少出現大企業,中小微企業相對來說,抗風險能力也相對較低。但令人欣喜的是,盡管受到疫情沖擊,接受“可持續公益(社區創新創業)”板塊扶持的25個項目中,如今仍然有20個項目持續運營中,其中10個項目成功探索出可持續的運營路徑,包括6個探索出有需求、可復制產品服務,初步實現收支平衡的項目及4個已經研發出具有市場需求的產品服務,未來有望實現可持續運營的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項目憑借高質量的執行,得到了業界認可,拓展了同類業務合作渠道,如“附近營造——活化順德北滘碧江村心大街社區”的文化活動策劃服務、“基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危機防治的生命教育”的心理危機干預服務等均帶動多方資源投入共建。

              這些成效的呈現,側面印證了順德可持續公益探索的可行性,而三年多的摸索也讓順德可持續公益有了更多想法。李允冠介紹,未來,順德可持續公益將實現“從社會企業到社會商業、從左往右到左右并舉、從社創中心為主到多方合作”三個轉變,聚焦鄉村研學路線,養老、助殘服務,社區公共空間、文化藝術服務等幾個重點方向,探索讓公益更有效率、商業更有溫度的運營方式,為社會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多路徑。

              “接下來,區社創中心還將和區雙創公益基金會一起,將有開展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和社會投資的企業,已探索出商業運作路徑的社會組織、社會企業及可持續公益項目聚集在一起,建立一個可持續公益社群。”李允冠說,他們希望通過社群的打造,讓這些企業、社會組織、項目相互交流學習和合作,從而逐步壯大,讓可持續公益、社會商業更具生命力。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莫勝娜

              圖/順德區社會創新中心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jiz zz在亚洲|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亚洲av日韩片在线观看| 亚洲 国产 图片|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