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推薦 >

              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中國農業科學院資劃所專家談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

              2023-07-27 19:25:25    來源:新華網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指出,要充分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加強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鹽堿化趨勢,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

              多年來,我國鹽堿地治理改造有哪些做法?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記者22日采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李玉義。

              鹽堿地治理改造取得階段性進展


              (相關資料圖)

              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李玉義表示,公眾所說的鹽堿地多指含有鹽堿成分的土壤,即含鹽量一般超過0.1%的土壤,包括鹽堿耕地、鹽堿林草地、鹽堿未利用地等。我國鹽堿地主要可大致分為五大類型區:西北內陸鹽堿區、黃河上中游鹽堿區、東北松嫩平原鹽堿區、濱海鹽堿區、黃淮海平原鹽堿區,其中黃淮海平原是成功治理鹽堿地的典型區域。

              “一般而言,當土壤含鹽量超過0.1%時,普通作物品種的生長開始受到影響;當土壤含鹽量超過0.3%時,大部分作物品種產量明顯下降。”李玉義說。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加強耕地土壤鹽堿化防治,探索不同鹽堿類型區域的綜合治理模式,實施鹽堿地普查,加強“以種適地”,積極推進鹽堿地治理改造。

              其中,截至2022年底全國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有效提高了農田灌排能力,強化了耕地土壤鹽堿化防治。2020年至2022年,農業農村部指導8個省份開展了鹽堿耕地治理試點項目,3年累計實施面積240萬畝次。各地累計建成了200多個集中連片綜合治理示范區,項目區耕地質量平均提升0.11至0.51個等級。

              在加強“以種適地”方面,農業農村部在主要鹽堿區開展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耐鹽堿資源精準鑒定和耐鹽堿品種審定;推進耐鹽堿作物育種創新攻關,加快突破性新品種選育。

              鹽堿地治理要解決經濟、生態等關鍵問題

              近些年來,我國鹽堿地治理采取了哪些技術措施?

              李玉義介紹說,國內外各種鹽堿地改良措施基本可歸為四類,即工程措施、農藝措施、化學措施和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建設排灌設施、平整土地等。通過完善灌排體系,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鹽分,控制地下水位,是治理鹽堿地的根本途徑;農藝措施包括合理灌溉、深松深耕、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等;化學措施是指向土壤中添加化學改良劑;生物措施包括種植鹽生植物、種植耐鹽綠肥和牧草、施加土壤有益微生物菌劑產品等。

              據介紹,各地形成了一些區域特色明顯的技術模式,例如西北內陸區“膜下滴灌”技術模式、松嫩平原蘇打鹽堿地“以稻治堿”技術模式、濱海鹽堿地“暗管排鹽”技術模式等。

              “長期的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鹽堿地治理的本質是‘淡化表層、防治鹽堿,培肥耕層、提升地力’,核心是‘灌排配套、鹽隨水走’。”李玉義表示,鹽堿地治理的技術、產品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堅持四個原則——遵循水鹽運動規律,綜合施策,經濟可行,安全可持續。

              他表示,當前鹽堿地治理的技術很多,但真正能被各地接受并大范圍推廣的卻較有限,原因在于投入成本高、財力難支撐,必須探索投入成本與經濟狀況相適的改良技術。

              “鹽堿區往往也是生態脆弱區、敏感區,因此治理改良使用的技術、產品不僅要有效,還要安全、綠色,避免污染破壞耕地和環境。”李玉義說。

              努力克服困難和挑戰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

              李玉義表示,鹽堿地綜合利用主要面臨以下四方面困難和挑戰:

              ——耕地鹽堿化治理難度增大。灌排渠系、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越缺乏、土壤鹽堿程度越高,鹽堿地的治理利用成本越高。近幾十年,節水灌溉技術被廣泛應用,有效促進了節水節肥,但大范圍、長期推廣滴灌使得鹽分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累積,亟待系統治理和解決。

              ——水資源嚴重制約。鹽堿地主要分布在水資源缺乏的干旱半干旱區域,經過多年開墾開發,水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已基本開墾,如果沒有大型引調水工程,鹽堿地集中連片開發難以實現。

              ——改良后的鹽堿地穩定性差。鹽堿地采取洗鹽排鹽、土壤改良培肥等措施后,若不持續開展治理和壓鹽,很容易再次返鹽返堿,需要持續投入、久久為功。

              ——技術支撐有待加強。雖然傳統技術效果好,但是需水量大、見效時間長,低耗水、高效率的現代工程農藝改良技術和經濟高效、環境安全的改良產品仍然不足。

              李玉義建議,下一步要強化頂層設計,加快基礎調查,夯實科技支撐,加速“以種適地”步伐。推動出臺鹽堿地相關政策文件,積極爭取資金加大治理改造力度;指導有關地區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強化鹽堿地治理基礎研究,重點解決關鍵技術瓶頸,創新技術產品裝備,加快成果推廣應用;加快耐鹽堿作物品種選育、試驗審定和示范推廣。(記者于文靜)

              關鍵詞:

              相關閱讀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亚洲伦乱亚洲h视频|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成AV人片在|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