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推薦 >

              市州觀察丨內江5個鄉鎮上榜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背后 產業與鄉村擦出振興“火花”

              2023-08-31 18:35:52    來源:川觀新聞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公布的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認定名單,四川省共有57個鎮(鄉)上榜。其中,內江5個鎮榜上有名,上榜數量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內江堅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將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作為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糧油蔬菜、內江黑豬、資中血橙、威遠無花果、特色水產、肉牛羊等六大特色農業產業碩果累累。


              【資料圖】

              以產業興旺帶動強村富民,內江鄉村在振興中展現一幕幕新氣象。

              多措并舉 保障糧食安全

              8月23日,記者來到內江東興區田家鎮都堂村,收割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進行作業。

              “今年,東興區農業部門在田家鎮引進市農科院培育的新型品種‘甜香優2115’進行耕種收全程機械化百畝示范,大大減輕了人力成本。”內江市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熊遠金介紹,東興區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模式助力水稻豐產。

              都堂村高產高效示范田播種的百畝稻谷,均為國審一級優質香稻“甜香優2115”,播種期為4月中旬,抽穗期為7月中旬,成熟期為8月下旬。該品種具有群體整齊、落色好,有效穗多、千粒重大、結實率高等特點。據現場數據分析,3塊實驗田,最高畝產802.78公斤,平均畝產730.79公斤。

              在威遠縣新場河畔的糧油現代農業園區順利度過了高溫干旱,喜迎豐收。“園區截至目前已經收獲水稻1200余畝,收獲面積占園區種植面積的31%。”該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氣象部門指導下,通過推遲育苗時間,使水稻灌漿期延后,錯過高溫天氣,保障了產量。

              迎戰高溫干旱,威遠縣農業農村局還通過QQ群、微信等發布抗旱技術措施,組織“三農”先鋒隊、農技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指導農民群眾做好在田大春糧經作物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工作,引導群眾采取科學施肥、節水灌溉等措施,努力確保糧食豐產。

              “今年以來,內江把確保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頭等大事和首要任務。”內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6月,內江糧油實現擴面增產,小春糧食產量7.83萬噸,增長2.7%;油菜籽產量15.14萬噸,增長3.5%;生豬出欄126.63萬頭,增長3%;蔬菜產量132.77萬噸,增長5.5%;水果產量9.04萬噸,增長7%;水產品產量7.09萬噸、居全省第2位,增長3.5%。

              糧經復合 促進農民增收

              8月20日,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火花村,村民房前屋后都晾曬著金燦燦的玉米。再過幾個月,套種在地里、已經生長了兩年多的中藥材天冬也將成熟。

              這里是東興區糧經復合種植示范基地,地里的天冬由村集體負責種植,農戶按片區承包管護,“一戶承包15畝至20畝,在天冬逐漸成熟的3年時間里,套作糧食作物的收益由農戶享有。”火花村黨總支書記鄒丹說,按照“天冬套種鮮食玉米”的模式,每戶管理20畝,年收益可達14.4萬元。

              不只東興區的“天冬+玉米”,糧經復合種植模式在內江隨處可見。

              在威遠縣,“無花果+紅薯”“無花果+大豆”糧經復合種植積極推廣;資中縣銀山鎮在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推廣“血橙—大豆—油菜”輕簡高效復合種植模式;內江市市中區史家鎮方田村圍繞“馬鈴薯+油菜+高粱”展開探索;隆昌市黃家鎮積極嘗試大豆、高粱帶狀復合種植模式……

              糧經復合種植模式給農民收入做了實實在在的“加法”,也為內江農業注入了活力,“去年已經收了一批兒菜,現在這批高粱也豐收了。”市中區朝陽鎮道子田村高粱種植基地負責人黃宗明告訴記者,他的280畝高粱地在一年之前還是一片荒地,“以前種地收入少,大家積極性不高。現在增收辦法多,種地也能讓農民腰包鼓起來,‘荒地’自然就變‘良田’。”

              人才支撐 能人筑夢田野

              在威遠縣龍會鎮高灣村,威遠月合湖蠶桑有限公司結合當地糧桑復合現代農業園區的創建目標,流轉的1000余畝土地,已全部完成栽種。“我們去年3月開始破土動工,現在已經有大小蠶棚7個。”該企業負責人陳相說,自己在外經商多年,2020年返鄉創業。

              高灣村栽桑養蠶已有140多年歷史,但大多為零星種養,沒有形成產業規模。2022年,龍會鎮構建“業主+村集體+農戶”利益聯結模式,以糧桑復合現代農業園區為抓手,大力推進“栽桑養蠶、蠶繭初加工”一體化,推動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目前,園區建設已成規模,種植有21萬余株的桑樹,產繭達20萬公斤,蠶桑產值1000萬元以上。”陳相說。

              在內江,像陳相一樣決定回鄉筑夢的人還有很多。通過“甜城英才”引進無花果專業人才李金平,內江成功培育無花果新品種“甜城紅”,將無花果嫁接成活率從40%提高到85%,推動威遠無花果現代農業園區成為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帶動1.3萬農戶致富增收,年人均收入2.4萬元,高出當地平均水平29%。

              “鄉村產業的振興和突破,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內江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鄉村人才振興“五年行動”計劃以來,內江已培育“農村家庭能人”18.2萬人,培訓農業科技實用人才8.6萬人,樹立起“農村發展,大有可為”的聚集導向。

              內江上榜“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

              威遠縣向義鎮(無花果)

              隆昌市胡家鎮(水稻)

              資中縣公民鎮(血橙)

              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白烏魚)

              威遠縣東聯鎮(枳殼)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