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銀行 >

              焦點要聞:七旬退休教師劉國方:讓民族文化基因代代傳承

              2023-06-15 12:30:39    來源:南陽網

              投資百萬元,自建農耕民俗文化館,七旬退休教師劉國方——

              讓民族文化基因代代傳承

              劉國方解說農家生活。


              (資料圖)

              劉國方是著名書法家,也是南陽市第十中學的一名退休教師。他傾盡所有,創辦千年古鎮銅瓦店民俗文化館,只為留存過去的農耕文化遺產,讓民族文化基因代代傳承。

              劉國方示范在石磨上磨豆腐。

              退而不休

              翰墨育人寫春秋

              劉國方,白水草堂主人,宛城區瓦店鎮人,父親劉學信的字遠近聞名。受父親影響,劉國方也喜歡上了書法藝術。閑暇時間,父親臨摹并裝訂成冊的《王羲之草訣歌》《漢隸書選字帖 趙松雪千字文》等成了劉國方的字帖。漸漸地,劉國方的書法作品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多次在國內外參展、獲獎,他也因此被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授予“百名中國書畫名家”稱號。

              在從教的36年中,劉國方兩次義賣書法作品,為困難學子解決燃眉之急。2012年5月19日,宛城區政協、共青團宛城區委、宛城區教體局聯合舉辦 “迎農運、獻愛心”劉國方書法精品義賣暨希望工程捐贈儀式,此次活動籌得善款9萬余元,現場捐助30名困難學生,余款捐贈給希望工程。2019年1月1O日,他拿出自己多年書寫珍藏的100余幅作品,舉辦“精準扶貧 造福桑梓 志智雙扶 自強脫貧”劉國方書法精品義賣活動,所得善款9.2萬元全部現場捐贈給55名困難學生。

              “今年,十中書法特長班有16名學生,9名學生在去年11月26日舉辦的專業課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希望他們在剛剛結束的高考中,文化課成績也像專業課成績一樣出彩。”6月11日,劉國方告訴記者,他是十中唯一的一名書法老師,為了不耽誤學生,他退休后又回到學校,義務給學生上書法課?!拔沂且幻嗣窠處?,希望更多的學子能通過練習書法使心靈寧靜,有個健康美好的明天?!?/p>

              劉國方展示老物件——瓦模。

              跋山涉水

              “淘”來3000余個老物件

              “這個龍骨水車十分寶貴,是農民灌溉用的,把低洼處的水抽到高處澆地。為了得到它,我跑了3趟,最后和好朋友蔣敬浩一起,費了很大勁兒,花了3200元才從桐柏縣毛集鎮一個小山村的農戶家里‘淘’到手。”劉國方得意地說,“你瞧,這個龍骨水車配件完整,功能齊全,是木工純手工制作,沒有用一個鐵釘,由幾百塊大小不一的木塊配件打造而成。”

              “這個清代的頂子床做工考究,雕刻的圖案都象征著吉祥富貴,是過去大家姑娘出嫁時的陪嫁品,據說這張頂子床一個精細木工制作的話,需要三四年才能完工。2021年10月,我花了1.3萬元從淅川一個收藏愛好者手中‘淘’來的?!?在千年古鎮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生活館里,劉國方說,他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張床,因為小時候,他家就有一張這樣的床,也在多個親戚家見過。

              70歲的劉國方自小生活在農村,在傳統文化熏陶下長大,對農村生產生活用具十分熟悉。他說,受現代生活影響,農耕生活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老物件越來越少,民俗文化也逐漸被沖淡,出現了傳統文化傳承難題。意識到這一點,他從2016年開始搜集老物件,竭力“挽留”農耕民俗文化。

              這些年,看到有人翻蓋新房,嫌老屋里閑置的老物件礙事丟棄,劉國方就不辭辛苦,一件一件搬回家,擦干凈后,像寶貝一樣珍藏起來。有時,他還到古玩舊貨市場里“淘”,跑到新野、淅川、內鄉、社旗等周邊地區,進村入戶,回收老物件;還多次和好朋友蔣敬浩、蔣吉龍一起開車到洛陽收購陶瓷制品、青銅器。就這樣, 一件接著一件,一年接著一年,經過8年的努力,劉國方收集的老物件有3000余件,從炊具、生活用具、耕種用具到日常用品,幾乎涵蓋了過去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文化館

              只為傳承民俗文化

              每個老物件都留有歲月痕跡,記錄了那個時代的真實生活;每個老物件背后,都有一個或一些讓人難忘的故事,承載了那個年代的點點印記和智慧財富。在千年古鎮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里,劉國方辛苦收集的3000余件老物件,靜靜地訴說著離現代生活越來越遠的歷史。

              “我自建千年古鎮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的目的,就是讓這些老物件能給后人留下一個了解歷史變遷的精神家園。”劉國方如是說。

              走進千年古鎮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鋤、耙、鍘刀、紡車、織布機、蒸籠屜、架子車、木工的鋸子刨子等生產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琳瑯滿目。劉國方介紹,整個農耕民俗文化館分紡織展區、勞動工具展區、布匹展區、糧倉展區、磚瓦建筑模具展區、日用品展區、漁具展區、交通工具展區等數十個展區,并制作了不同的展板。館藏物品涵蓋了從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到農耕時代不同的民俗物品。

              記者看到,千年古鎮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里還打造了數個生活小場景,立體重現昔日農村民俗風情。在老式農村廚房場景中,一個磚砌的鍋臺,兩口鐵鍋,一臺風箱,老式木拍子、蒸籠,水缸……過去人們的一日三餐,就是在這樣的廚房里做成。劉國方還特意從外地買來了“牛”“驢”“雞”等造型,于是有了戴著?;\嘴的“黃?!崩?、“小毛驢”拉石磨等場景。在一樓的一角,還修起了一座茅屋,草房頂、土坯墻,茅屋一側,還有一個小型雞舍……一個個場景,原汁原味地反映出傳統農耕生產生活風貌。

              “真心希望千年古鎮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建成后,能為后人留下一處精神家園,讓民族文化基因代代傳承?!苯Y束采訪時,劉國方感慨道,目前雖已投資近百萬元,可還有待完善,期盼有關單位或有能力的愛心人士支持這個公益性農耕民俗文化館建設,以便收集到更多老物件,讓文化館能夠早日免費開放,早日成為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給孩子們進行直觀的、有溫度的、有內涵的實物教學。(全媒體記者 趙明祿 周夢 文/圖)

              云閱讀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久久亚洲成a人片|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国产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www.亚洲色图.com|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视频.com|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