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司業績快報 部分高管表示不保證數據真實
2月27日晚間,貝因美(5.240,0.08,1.55%)發布業績快報,稱2017年度虧損9.63億元。引人關注的是,公告同時指出,對于貝因美披露的業績,部分董事和獨董也不能確保其真實性。
焦點
出售29套房產效果不佳
危機重重的貝因美發布業績快報時,同時發出了一連串尷尬。2月27日晚,貝因美發布2017 年度業績快報及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稱年度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3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逾9.6億元。
2016年度,貝因美巨虧7.81億元。連續兩年均是巨虧,根據有關規定,年報披露后,其被*ST似乎沒有懸念。在這份快報里,貝因美出售了4地的29套房產,仍然不能填補財務巨大窟窿。
快報解釋稱,市場競爭激烈、子公司采購訂單不足及壞賬增加等是導致2017年度虧損的重要原因。為挽回虧損的局面,自2017年7月起,貝因美連續數次試圖拋售資產,以改善財務狀況。2017年10月,貝因美將位于上海和杭州的7處房產公開出售,12月,貝因美將杭州、重慶、成都等7地的22套房產出售,估價1.03億。今年1月,貝因美還試圖將全資子公司“豆逗工廠”進行出售,但遭董事會否決。
關注
系列問題相繼引爆
2月22日,在給深交所回復的專項說明中,負責對貝因美審計的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指出了貝因美存在的多個問題。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表示,貝因美業績預測不嚴謹并多次變更,信息披露不及時。同時,貝因美在應收賬款催收、關聯方交易及經銷商交易等多方面存在問題。
在貝因美2月27日發布的公告中,董事朱曉靜、Johannes Gerardus 及獨立董事劉曉松均表示無法對公司2017年度業績快報作出準確判斷,不能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主要基于貝因美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及處理、存貨跌價準備、資產減值、內部控制缺陷等四類問題。
朱曉靜及Johannes Gerardus均為貝因美二股東新西蘭恒天然公司的代表。獨立董事劉曉松在2月5日已向貝因美提交辭職報告,一并辭去在貝因美審計委員會等的職務。
之前有傳聞稱,恒天然公司對貝因美虧損不滿,欲進行并購實現掌控,之后恒天然予以否認。但恒天然方面亦曾表示,如果企業發展中存在任何有違監管及上市公司內控要求、與恒天然價值觀不相符的情況,恒天然不能認同。
在1月份出售“豆逗工廠”和發布的業績預告修正的公告中,董事朱曉靜、Johannes Gerardus 以及獨立董事劉曉松也都表示了保留意見。
內部
股東之間出現裂隙
貝因美持續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僅在今年1月,貝因美就受到深交所及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的問詢。
自2017年7月遭遇股價“閃崩”后,貝因美的“利空”消息便沒有停止。半年報業績預告由盈轉虧,年度業績也“變臉”成預虧8億元-10億元。為擺脫“ST”風險,貝因美欲出售上游資產和29套房產自救,與7家公司簽署了36.8億元的承銷大單。不過,二級市場似乎并不買賬,其股價已從去年第三季度的13.54元,跌至昨天收盤價5.16元,股價跌幅達6成,其市值也從此前的近140億跌至53億。
母嬰行業獨立評論員年永威認為,貝因美幾次業績“變臉”及股價的“跌跌不休”,正說明其主營業務出現了根本問題,虧損是在為其過去的錯誤買單。
伴隨業績大幅下滑,貝因美幾大股東先是表態不保證2017年業績預告修正的真實準確,隨后又對貝因美出售豆逗子公司投以反對票。貝因美公司內部問題隨之引爆,甚至引來監管部門的問詢。在最近針對深交所問詢的回復函中,貝因美首次公開承認自身存在業績預測不嚴謹且多次變更、應收賬款授信及收款管理薄弱、向控股股東下屬公司超額采購、會計將公司誤收款項錯計成“預收賬款”等四大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缺陷,其中兩項均與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有關。
短時間內,貝因美仍難看出根本性好轉的跡象。
相關閱讀
-
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攜手打響“入口”保衛戰
3月20日,包括小米、中興、華為在內的10家手機廠商在北京聯合召開快... -
共享單車加速搶灘免押金 行業迎來新一...
目前已經有34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中消協近日的一份調查顯示,押金... -
國內多地出臺無人車路測政策 明確發生...
繼去年12月北京出臺中國首個自動駕駛路測規定之后,上海、重慶、深... -
廟街簽約潤格投資公司啟動上市計劃
3月19日,廟街美食廣場所屬長沙廟街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與湖南潤格投資... -
飛利浦改名折射照明行業“洋退華進”
資料圖飛利浦、歐司朗、通用意識遲鈍,反應慢,由于技術壟斷優勢被... -
請別再忽視,其實你的記憶力已經在衰退了
當下電腦的普及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但平時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