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前7個月跨境電商進出口超過150億元
近年來,山東主動服務國家開放大局,高質量招商引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省進出口總額躍上2萬億元臺階,達到2.2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境外投資均升至全國第4位。近三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7733家,世界500強企業有219家落戶山東。
今年前7個月,山東與韓國進出口貿易總額1469.8億元,同比增長37.3%;其中,出口959.9億元,同比增長43.5%;進口509.9億元,同比增長26.9%。
截至2021年7月,全省累計對韓國承包工程合同額3.1億美元,完成營業額5.7億美元,累計對外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4萬人次。
山東省威海市與韓國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源相通,早在中韓建交前的1990年,兩國間首個海上航班“金橋輪”號就已拉開威海對韓合作的序幕。
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一面接陸,總面積579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6萬。1987年地級威海市成立,現轄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設有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南海新區。
日前,由威海市人民政府、山東省商務廳共同主辦,以“四港聯動·中韓共贏”為主題的山東省首個針對韓國市場的進口博覽會韓國(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在威海開幕。為期三天的博覽會日均觀眾量超8000人次,近百名網紅到會直播,約550家專業采購企業參與線上線下對接,帶動意向貿易額17.3億元。其中,博覽會意向貿易額7.3億元,跨境電商項目帶動貿易額超過10億元。展會期間,還舉辦了山東省-韓國經貿合作交流會、中韓跨境電商大會、中韓機器人產業合作論壇、中韓(威海)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論壇等活動,共簽約及啟動項目22個,達成意向投資額62.2億元。其中,韓國國家館匯集了韓國品牌Brand-K旗下的1200種產品。開展首日,韓國駐青島總領館總領事金敬翰化身主播,短短幾分鐘的產品推廣中點擊量超3萬次。KOTRA展區主要針對專業采購商,開展以來日均意向訂單超80單。綜保區跨境直購體驗區以“線下體驗+線上下單”模式,營造與眾不同的跨境保稅體驗,日銷售額約10萬元。
韓國是威海第一大貿易市場。威海是中韓兩國間海上運輸時間最短、航線密度最大、運輸成本最低的開放口岸,也是中韓跨境電商發展最快最早的城市。今年前7個月,威海跨境電商進出口超過150億元,是去年同期的十余倍,總量居山東省前列。威海對韓進出口額324.2億元,同比增長39.9%,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30.8%。其中,出口額229.3億元,同比增長39.8%,占全市出口總額的32%;進口額94.9億元,同比增長40.2%,占全市進口總額的30.2%。
威海現存韓國投資企業948家,占全市總數的56.7%,實際使用外資20.3億美元,占全市的28.9%。威海市共在韓國投資設立企業53家,其中辦事機構14個,中方協議投資額1.5億美元,經營范圍涵蓋紡織服裝、食品加工、農業種植、機械制造、電子研發、倉儲物流及進出口貿易等領域。
生態宜居 精致之城
威海恰好處在我國南北平分線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的調節作用,使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整個轄區碧海環繞、山巒疊翠,處處體現著自然之美、生態之美、精致之美。空氣質量連續五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近岸海域水質全部達到相應功能區要求,生態人居領域的國家級榮譽基本囊括,是全國首批“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群”,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和“中國人居環境獎”,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榮獲社會領域最高環保獎項“中華環境獎”,城市宜居指數位居全國前列。注重精當規劃、精美設計、精心建設、精細管理、精準服務、精明增長,加快建設精致城市,獲批全國首個“美麗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入選全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和山東省城市設計試點城市。聚焦“五個振興”,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威海篇,推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9.2%,成為全國首批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合作示范市,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創辦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被海內外朋友譽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
朝氣蓬勃 開放之城
威海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大力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推動開放城市向國際化城市邁進。2020年,威海外貿進出口總額1615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1166億元,增長26.6%。全市擁有外資企業1673家,2020年實際使用外資13.6億美元,增長11.1%。威海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擁有4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作為中國與韓國海上距離最近的城市,1990年開通中韓第一條海上航線,是中韓陸海聯運業務的首個試點口岸,開通中韓客貨班輪航線5條,中韓、中日集裝箱航線11條,推動與韓國仁川“四港聯動”,構建起中韓貿易的海上黃金通道。威海與韓國仁川自由經濟區被選定為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成為我國第一個被寫入自貿協定的城市。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增長74.7%。連續三次入選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服務貿易產業園入選國家試點最佳實踐案例。
欣欣向榮 產業之城
威海搶抓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堅持產業為王、項目為王、企業為王,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先進裝備與智能制造、碳纖維等復合材料、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時尚與休閑運動產品、康養旅游等七大產業集群,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梳理出十條優勢產業鏈,實行“鏈長制”,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三鏈”協同。規劃建設碳纖維產業園、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園、電子信息與智能制造產業園等十大高端特色產業園區,成為全國重要的漁具、輪胎、地毯、醫用高分子制品、專用打印機、新材料等生產基地。實施企業沖擊新目標“雙百工程”,全市擁有上市企業19家,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省級瞪羚企業19家。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9個、省長質量獎6個,獲批創建國家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特色鮮明 海洋之城
威海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的骨干城市,海岸線長達985.9公里,約占山東省的1/3,全國的1/18,盛產對蝦、海參、鮑魚、貝類、藻類及各種經濟魚類等300多種海產品,“威海刺參”“榮成海帶”“乳山牡蠣”等地理標志產品享譽海內外。強化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開放活海“五個導向”,大力推進海洋強市建設,獲批全國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城市、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市擁有各類漁船1萬艘,其中專業遠洋漁船361艘,是全國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遠洋捕撈、海珍品養殖和水產品加工能力全國領先,獲批首個國家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示范區,被確定為中國遠洋水產品加工物流基地、中國海洋食品名城。發布“威海海鮮”區域品牌,建成14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21處國家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被評為中國休閑漁業之都、中國釣具之都、中國海鮮之都、中國休閑漁業旅游魅力市。
充滿活力 創新之城
威海圍繞打造“千里海岸線,一條創新鏈”,以生態為基礎,以創新為導向,以開放為引領,整合全市創新資源,走協同創新的道路,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把開放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沿著近千公里海岸線,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11所高等院校設立校區,聚集著370家省級以上研發平臺。其中,國家級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4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4家。推動建設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成立威海市產業技術研究院暨郭永懷高等技術研究院,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落戶威海,支持建設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推動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創新創業園、山東大學威海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運行,北京大學威海海洋研究院、青島大學威海創新研究院、吉林大學威海仿生研究院等高端創新平臺加盟,構建起“1+4+N”創新平臺體系。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6個片區之一,榮成市獲批首批國家創新縣,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73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36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達到60.1%。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迪尚集團入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全市創新環境指數居全省第一,被評為全國首批創業先進城市。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行動,躋身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20強,被評為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
聞名遐邇 旅游之城
“千里海岸線,一幅山水畫”。在威海近千公里海岸線上,分布著185個島嶼和美麗沙灘,山、海、灣、灘、島、泉交相輝映,猶如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長卷。威海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入選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全市擁有A級景區50處,其中劉公島、華夏城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山頭、湯泊溫泉等4A級旅游景區12家。依托801公里山海景觀旅游公路、200公里濱海步道,統籌各類旅游資源串珠成鏈,打造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大力發展精品旅游,構建濱海觀光、休閑度假、溫泉康養等相互支撐的新業態體系,打響“春游初見、夏游激情、秋游情濃、冬游表白”四季文旅品牌。成功舉辦國際乒聯男女世界杯賽、鐵人三項世界杯系列賽、霍比帆船公開賽等國際性體育賽事,打造國際休閑運動之都。
和諧文明 幸福之城
威海堅持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率先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全域“一片紅”。2020年,威海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萬元。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180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達標退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統籌、市域統籌。基礎教育、學前教育省級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實現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滿堂紅”,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全市擁有三級甲等醫院7家,每千人床位數7張,居民人均預期壽命81.5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全省前列。獲批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市、全國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被確定為首批國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城市、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獲批全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智慧城市建設深入推進,成為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寬帶中國示范城市,信息化社會指數位居全國城市前列,被評為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獲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雙安雙創”威海模式成為全國樣板。構建海陸一體平安建設大格局,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成為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市,“六治一網”社會治理經驗全國推廣。建成全國首個總體國家安全觀主題教育培訓基地,連續8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全省群眾滿意度調查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乘風破浪正當時,奮楫揚帆啟新程。威海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的“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發展”作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聚焦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產業現代化、城市國際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綠色化、治理現代化,爭當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排頭兵,奮力開創“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設新局面。(李希平 姜 琳)
相關閱讀
-
《和平精英》的開放世界 全局開放商業想象
未來30年,元宇宙將是中國的支柱產業,至少有12億人可以成為元宇宙... -
如何打破銀行場景金融轉型焦慮 百融云...
身處數字經濟時代,用戶對于千人千面、實時響應、場景化的訴求日益... -
泰隆銀行突破柜臺窗口式政務服務定式思...
日前,紹興市柯橋區外貿共享客廳在泰隆銀行紹興分行揭牌成立,在全... -
世界快資訊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 投...
相關閱讀:消費市場逐步恢復新型消費增勢良好政策措施加力顯效工業... -
四部門:部署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孫博洋)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日... -
臺州銀行投向小微企業與“三農”客戶的...
臺州銀行溫州分行成立12年來,與小微企業和三農交貼心的朋友,累計... -
精彩看點:智通A股融資融券統計|10月27日
智通A股融資融券統計|10月27日 -
進出口銀行浙江省分行:21.5億元紅獅印...
由進出口銀行浙江省分行牽頭的等值21 5億元人民幣紅獅印尼東加銀團... -
浙商銀行投放人行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清...
近期,浙商銀行落實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的相... -
紹興市成立科學家研究中心 打造弘揚科...
日前,紹興市科學家精神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儀式在紹興文理學院舉行。... -
浙江省科協科普部組織浙江農林大學5位博...
日前,浙江省科協科普部組織浙江農林大學5位博士科技志愿者,響應智... -
鹿城區科協持續舉辦項目路演活動 吸引...
近日,為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創新... -
孫宇晨2022釜山區塊鏈周演講:區塊鏈是...
據韓國媒體全球經濟新聞10月27日報道,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線上出... -
世界即時看!挺進深地挖掘油氣潛能(新知)
【現象】今年6月,西南油氣田雙魚001—H6井鉆井深度達9010米,創造... -
三季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核心閱讀 人社部日前發布的三季度就業數據顯示:就業形勢總體穩... -
為村民鋪就“幸福路”(新視點)
金秋時節,來到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彭城鎮藺家莊村,桃園里的桃子... -
天天熱點評!智通A股北上資金統計|10月27日
智通A股北上資金統計|10月27日 -
智通A股龍虎榜統計|10月27日
智通A股龍虎榜統計|10月27日 -
天天資訊:EV晨報 | 集度ROBO-01探月...
集度ROBO-01探月限定版售價39 98萬元;小鵬G9開啟交付;智己L7交付... -
環球熱訊:比亞迪坐不住了?全新漢EV低配...
工信部申報目錄中出現了一款比亞迪漢EV車型低配車型,漢EV價格門檻...